【资料图】
“上鱼喽!”5月31日,在莱西湖西南角的码头岸边,几十号人翘首等待。随着一条又一条捕鱼船靠岸,多名壮汉慢慢将网拉起,个头硕大的鳙鱼跃出水面,各种新鲜的淡水鱼让人们忙碌起来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,渔民在水库管理中心统一计划和指导下,正式拉开沉寂三年的莱西湖捕鱼序幕。“捕鲢鱼的方式叫‘赶网’,就是把水库里的鲢鱼都撵到网箱里,然后用船拖到岸边。”工作人员董勤超有着多年捕鱼经验,他告诉记者,“捕捉黄鲳鱼等小鱼、小虾要用地笼,鲈鱼、青鱼、草鱼等要用迷魂阵。因为湖水面积非常大,鱼的种类繁多,捕鱼方法也各不相同。”
渔民展示捕捞的野生鱼
据了解,莱西湖盛产30多种淡水鱼,2009年,莱西湖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。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2022年第三批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名录中,莱西湖的鲤鱼、白鲢鱼、鳙鱼榜上有名。十多年来,莱西湖鱼获得了很多全国性标签,也上了更多百姓的餐桌。莱西市多次举办莱西湖淡水鱼烹饪大赛,“一鱼十八吃”“一餐一百二十八品”等特色鱼宴令人叫绝。然而,受疫情影响加上湖水干涸,市民已经有三年没有品尝到莱西湖鱼鲜美的味道了。现在,莱西湖又开始了捕鱼作业,即日起,市民就可品尝到莱西湖“第一鲜”。
“今天捕获的各种鱼在3万余斤,水库西岸设有野生鱼专卖店,市民可以前来选购。”莱西市产芝水库管理中心渔业生产科负责人战德文介绍,“去年放流了460余万尾花鲢、白鲢鱼苗。因为鲢鱼在水库不能自我繁殖,必须每年人工投放苗种。”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投放不同品种的鱼苗,有效补充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,改善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,消灭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腐质物,从而降低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,使水质更加清洁,生态更加平衡。
渔民展示捕捞的野生鱼
莱西湖,是一座集防洪、灌溉、供水、养鱼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大型水库,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,年产商品鱼100余万斤,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哈尔滨等城市。(观海新闻/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张所海)
关键词:
X 关闭
X 关闭